《倾城之恋》的一些启示

网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倾城之恋》的一些启示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1、《第一炉香》

想起哈利波特里那句“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薇龙聪颖理智,但最终权衡之下选择了这条道路,她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买单。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这条道路,环境对一个人影响好大。一开始选择进入这个环境,以为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可以不受侵染好好读书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还是太天真,出淤泥而不染真的这么容易做到吗?

名句“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2、《第二炉香》

第二炉香写得很荒诞派。角度新颖,一般作家都写女性家庭缺乏性教育对女性的迫害,张爱玲写女性家庭缺乏性教育对男性的迫害。罗杰真挺倒霉一个人,新婚之夜,愫细以为他对她施以家暴,群众听从愫细一点言论(甚至都不用听,只看愫细受委屈的样子)便可展开充分想象,将罗杰想象成一个变态的、残暴野蛮的人。“小蓝牙齿,庞大的黑影子在头顶上晃动,指指戳戳……许许多多冷酷的思想像新织的蛛丝网一般的飘粘在他的脸上”,一个完全纯真像天使一般的人一步步把他推向深渊。文章开始就一股说不上来的恐怖气氛,文章做了很多铺垫,仿佛能看见蜜秋儿太太阴险的笑容,小蓝牙齿,有点黑色幽默,细思极恐。

3、《茉莉香片》

不要试图妄想去拯救某个人,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对于孤僻的人,他不说,你根本不了解的。(PS:张爱玲甚至在写善良开朗的丹朱时都这么刻薄“连这样一个怪癖的人也爱着她——那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丹朱是一个善女人,但是她终究是一个女人”。)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影响。

4、《心经》

乱伦的故事。结局意想不到,一股暖流,感觉这算是一个温暖的结局?最后感受到了张爱玲书里少有的真诚的无条件的爱。

5、《封锁》

我喜欢一个真人,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斯斯文文、道貌岸然的好人。

“他拿她当作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看待;他拿她当作一个男人,一个心腹。他看得起她”,“家里竭力鼓励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尖上……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掉了兴趣,宁愿她当初在书本上马虎一点,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报,听无线电向来不听滑稽京戏什么的,而专听贝多芬、瓦格涅的交响乐,听不懂也要听。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翠远不快乐”。

6、《倾城之恋》

看之前以为倾城之恋意思是爱得倾国倾城,以为是描述轰轰烈烈的爱情,看之后才发现倾城之恋意思是因为战争毁掉一座城而成全了一对人,时机对了。范和白各自有各自的爱情观和利益考虑,最后选择结婚感觉大部分是为了生存,在生存面前,需要有个伴支撑着一起走下去。“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名句“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婚姻是一场长期的卖淫”,“你最高明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又富有挑逗的女人。冰清玉洁,是对于他人。挑逗,是对于你自己”,“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7、《琉璃瓦》

好幽默欢快的文章,和另一本书《怨女》中《五四遗事》可以一起读。感觉反应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新思想与传统思想的碰撞。看过一个谌洪果关于本篇的评论,“这篇小说可谓是对五四启蒙提倡的那些自由解放口号进行冷峻审视之作。……一方面号称是自由独立的新一代,另一方面却理直气壮地充当啃老族,这是不是太虚伪太过分?”感觉这位父亲是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相反,文中的女儿们真够令人心寒。

大女儿丈夫:婚姻是一场长期的卖淫!你爸爸把你嫁过来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职位!

大女儿正常逻辑:啊,那我不嫁了

结果大女儿的逻辑:啊,那我嫁给你后,和我爸妈断绝往来!不让他们提升职位(???)

二女儿:我要自由恋爱!我要嫁给穷小子!但是我也要你们给我提供金钱和房子!

8、《金锁记》

环境对一个人的迫害是可以延伸几代人的。环境对一个人进行迫害,这个人进而对她的后代进行迫害,无穷无尽。

张爱玲说她书中除了七巧其他都是不彻底的人物。感觉七巧也是个不彻底的人物啊,被金钱锁住的疯女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被打开。当她误以为季泽爱她时,“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

印象深刻的是世舫和长安的恋爱,写的虚幻缥缈,在这沉重冷酷悲凉的故事下简直是一场唯美的梦。到最后世舫知道了真相,“姨奶奶添了孩子了。这就是他所怀念着的古中国……他的悠闲贞静的中国闺秀是抽鸦片的!”,一切打破了这个梦。

9、《连环套》

张爱玲书中的很多女性是为了保障生存而恋爱结婚,因此她们考虑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对方是否有钱,利用婚姻来巩固地位。美貌终究易逝。没有经济权便没有话语权。从张的小说中看出当时社会中经济不独立的女人的地位之低下。